杨金龙当选政协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为北京人才建设建言献策

 

2023年1月14日,政协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北京市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杨金龙作为民进北京市委代表出席会议。

 

 

在2023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人才”是高频词之一。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北京是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承载引领区。1月16日,杨金龙委员代表民进北京市委发言,主题为《增强高层次人才吸引力,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他建议,增强高层次人才吸引力,更好地留住人才、优化人才结构、搭建多层次人才体系。

 

(视频来源:千龙网 直播回放)

 

“要完善科技创新人才政策体系,放宽高精尖创新人才落户门槛,突出政策支持的系统性和精准性。要推进京津冀高层次人才流动配置,持续优化高层次人才发展生态环境。”杨金龙说。

北京市围绕人才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精准政策和行动方案,人才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同时,杨金龙指出,当前首都人才工作也面临挑战。整体来看,北京对大学毕业生、中青年科技人才、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有所下降,导致人才流失。

杨金龙在发言中建议,完善科技创新人才政策体系。对于符合北京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方向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和紧缺急需型人才等,加大积分落户方面政策性倾斜。建议进一步把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特点和需求,在人才认定标准、薪酬待遇标准、成果评价标准等方面要提高区分度,建立健全从“塔尖”到“塔基”的全方位人才政策体系。

同时杨金龙建议,加强京津冀三地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建议依托京津冀三地重大创新设施、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重大创新平台,共同编制发布面向全球的创新人才招募计划,形成政策支持和服务合力。

此外他建议,推进人才创新发展平台社会化、市场化建设,充分发挥人才协会、人才联盟等市场化机构作用,建设一批海内外人才港、人才驿站或人才社区。多措并举推动“北京海聚计划”“两区人才计划”“生物医药人才政策”等重大人才政策落地落实,完善工作体系、扩大政策覆盖面、受益面。

1月18日上午,政协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进行大会选举。委员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政协领导集体。大会还选举产生了由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131位常务委员组成的政协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杨金龙当选为政协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会后,杨金龙表示,担任民进北京市委代表并当选为政协北京市常务委员既是殊荣更是责任,担负着为群众发声代言的重任。结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增强首都人才凝聚力,实施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方案等内容,一方面,已提出增强高层次人才吸引力、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等方面的相关建议和提案,积极建言献策;另一方面,也将更加努力投身北京的科创事业,依托清华大学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好先进陶瓷研究与成果的转化,招募及吸纳人才,为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首页    消息发布    杨金龙当选政协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为北京人才建设建言献策
创建时间:2023-01-19 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