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桑国龙和杨名昊博士顺利通过博士后出站答辩
杨金龙教授首先对桑国龙博士的个人情况及教育经历进行了简要介绍。之后,桑国龙博士汇报了自己在博士后期间的科研及工作情况,并认真回答了各位评审专家的问题。桑国龙博士在站期间,首次提出采用泡沫陶瓷制备层状结构陶瓷,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成功制备了一系列高强韧氧化铝陶瓷,完成了预期研究计划,取得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制备高性能氧化铝陶瓷材料的方法,制得的氧化铝陶瓷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可达到874±31 MPa和6.2±0.1 MPa m1/2。
(2) 采用这种新方法制备了具有无序“泥砖”结构的Al2O3/ZrO2复合陶瓷,其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可达到774±81 MPa和6.5±0.3 MPa m1/2。
(3) 采用这种新方法制备了ZrO2增强Al2O3复合陶瓷,其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可达到618±88 MPa和8.9±0.7 MPa m1/2。
桑国龙博士在站期间完成科研课题两项,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篇,申请或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项,协助合作导师指导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3名,本科生2名。
随后,杨金龙教授对杨名昊博士的个人情况及教育经历进行了介绍,杨名昊博士汇报了自己在博士后期间的科研及工作情况,并认真回答了各位评审专家的问题。杨名昊博士在站期间利用对颗粒的重新设计与排布制备高性能SiC、Si3N4陶瓷,完成了预期研究计划,其性能提高显著,主要取得创新成果如下:
(1) 采用碳化硅泡沫制备出具有吸波潜力的碳化硅纳米线网络,吸波性能达到-14 dB,在2.4 mm下能覆盖整个X波段。
(2) 首次提出利用颗粒稳定发泡工艺对颗粒进行重新排布和设计,进而制备高性能SiC陶瓷,其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最高能分别达到1023.5 MPa和6.0 MPa m1/2。
(3) 利用发泡工艺调控Si3N4陶瓷相变,进而提高Si3N4陶瓷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1089.1 MPa和12.9 MPa m1/2。
杨名昊博士在站期间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9批面上资助(2021M691716),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篇,协助导师培养博士生2人,硕士生4人,本科生1人。
经过与会专家认真审议,评审专家一致认为,桑国龙博士和杨名昊博士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达到了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水平,其科研工作均被评为优秀。
课题组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会议的形式旁听了此次评审会,本次博士后出站科研工作评审会圆满结束。